高校合同節水管理高校成第一試點
據悉,2014年初,水利部綜合教育局牽頭開發研究,提出了《契約型節水企業管理》((Saving Management Contract))的節水新理論。其實質是籌集企業資金,提前進行投資于節水技術改造,以取得的節水效益支付發展節水改造的全部成本費用,分享節水效益,實現自己各方共贏,實現可觀的生態、經濟和社會環境綜合管理效益。
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為了驗證我國教學模式的技術和經濟發展可行性,2015年1-3月,水利部綜合教育局與有關企業單位合作,在河北建筑工程大學率先啟動高校合同節水型公司管理系統試點工作,實施供水網絡更新改造,節水家電更新改造,計量基礎設施不斷更新改造,節水監管網絡平臺通過建設等主要學習內容,完成總投資約1000萬元。超過14000個節水裝置,如8000多米的地下供水管道,閥門、水龍頭和節水廁所的安裝和更換,都已經得到了升級。開發了一套節水管理軟件,建立了用水監測平臺,培訓和組建了節水管理運行維護隊伍。河北建筑工程技術大學培養學生38000人,多年年均用水量310多萬平方米,約占邯鄲市生活用水總量的100多萬,年水費1100多萬元。項目建成三個月后,節水率分別為40.8%、46.39%和44.4%。如果不按中國歷史發展用水規律計算,年節水率35%,可節水110萬立方米,減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量7億多立方米。按目前我國發展以及當地水費計算,每年可節約水費350多萬元,三年可收回節水技術進行改造項目風險投資企業生產成本。
上一條: 高校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正式簽約
下一條: 高校合同節水管理模式的探究實踐